振動測量中,對于傳感器的安裝需要仔細考慮,不合理的安裝可能會嚴重地影響測量結果。
為了保證測量的正確性,本文將從安裝位置、安裝方式、安裝方向和附加質量等方面對傳感器的安裝加以說明。
1.安裝位置
傳感器的安裝位置即測量位置,因此,安裝位置的總原則:
能反應出被測結構的振動特性,滿足測試要求。
一般說來,振動測量分為以下幾類:
1.1 幅值測量
這時傳感器安裝位置應位于振動明顯的關鍵位置,這些關鍵位置包括輸入輸出位置、軸承及軸承座位置、與人體接觸位置等等。
比方測量旋轉機械,測量位置應靠近軸承座,更明確地,應盡量靠近軸承中間線上。
對于結構上的薄弱位置,此位置振動量級肯定大,但這不是我們關心的位置。
應避免將傳感器安裝在這樣的位置。
1.2 固有頻率測量
理論上講使用一個單向傳感器就可以測量到結構所有的固有頻率,因為,固有頻率是結構的全局特性。
但此時,測量傳感器的安裝位置應避開關心的模態的節點位置(這跟模態參考點位置要求相同)。
比方測量簡支梁的前幾階固有頻率,我們知道它的前幾階模態振型。
梁中部位置的振動幅值肯定大,但跨中是模態偶數階的節點,因此,此時應避免將傳感器安裝在這個位置。
1.3 傳遞率測量
經常需要評價隔振裝置的隔振效果,此時,傳感器的安裝位置應位于隔振裝置的主被動側,并盡量靠近隔振裝置。
理論而言,應是隔振裝置的幾何中間位置,但如果不能布置在這個位置,應盡量靠近幾何中間位置。
1.4 模態測試
模態測試傳感器的安裝位置可能分兩類,一類是傳感器用作模態參考點,另一類是用作普通測點。
對于模態參考點位置與固有頻率測量的要求是相同的,但是對于普通測點而言,通常的做法是在結構上按某種規則均勻布置即可,有些測點肯定會位于模態節點上。
但對于參考點而言,不管是激勵還是響應點,均要避開關心的模態的節點。
1.5 其他類型測量
如要測量轉速,則轉速測量位置通常位于輸入端。
應變測量位置應位于應力集中位置、螺栓安裝位置、結構連接位置等。
對于應力狀態明確的測點,如拉壓狀態,則可采用應變片的軸向沿拉壓方向布置;對于應力狀態不明確的測點,應采用應變花。
2.安裝方式
傳感器安裝時,蕞好是直接將傳感器固定在被測結構上,二者之間無其他安裝工件,但有時這樣的安裝工件又是必不可少的。
但當引入這樣的安裝工件之后,或多或少總會帶來一些所謂的寄生振動。
因此,要盡量減少安裝工件的使用,如果要用,一定要保證安裝工作的自振頻率大于被測振動頻率的5-10倍以上。
使用蕞頻繁的是加速度傳感器。那么就加速度傳感器而言,有多種安裝方式:手持探針、蜂蠟、雙面膠、磁座、膠粘和螺栓等方式。
不同的安裝方式對應不同的安裝剛度,因而整個傳感器系統的自振頻率會不同。
安裝剛度越大,傳感器系統的自振頻率越高,能用于測量的頻帶也就越高。
因此,關心的頻帶越高,傳感器的安裝剛度應越大。
在這幾種安裝方式中,螺栓連接安裝剛度蕞大。
但是這時的安裝是一種有損安裝,因為需要在結構表面開相應的螺紋孔。
使用手持式探針安裝時,在550Hz處,幅值已偏離了百分之五。
用螺栓安裝,且有硅脂時,在5.5KHz處幅值才偏離了百分之五。
因而,不同的安裝方式,可用的頻響函數帶寬是不同的。安裝剛度越大,可用的頻帶越寬。
3.安裝平面要求
傳感器安裝要與被測結構需良好固定,保證緊密接觸,連接牢固,振動過程中不能有松動。
因此,要求安裝表面平整,不能有油污、塵土、碎屑等雜物。
當安裝平面不平整時,應加工使之平整。當結構表面有油漆,也應該去除表面油漆之后再安裝傳感器。
當用磁座安裝時,磁座應當平安牢靠地吸附在測量位置表面上。
4.安裝方向
傳感器的測振方向應該與待測方向一致,否則,會造成測量幅值誤差。
不同的測試要求不同的傳感器安裝方向。
測量位置產生的振動依賴于傳感器的安裝方向,不同的方向振動幅值是不相同的。
應根據測試要求將傳感器安裝在待測方向上。
如果傳感器方向偏離測試方向,那么此時橫向運動可能遠大于軸向運動,此類誤差將會特別明顯。
另外,對于多次重復測量或監測時,每次傳感器的安裝位置和安裝方向應一致。
不然,將會引起誤差。
5.安裝手法
當用膠粘時,應沿垂直膠粘平面方向用力按壓傳感器,使傳感器底部的膠形成較薄的一層,避免膠層太厚,導致將高頻振動阻隔掉。
這類應用如橋梁測振時,通常使用橡皮泥安裝傳感器,此時應用力按壓傳感器。當然了,橋梁的關心頻率都比較低。
在機械或汽車行業,經常使用502膠或樂泰454膠,這時應用力按壓傳感器,使膠層較薄,高頻振動易傳遞通過。
當使用磁座安裝時,由于磁座有吸力,因此安裝傳感器時應十分小心。
若通過磁力垂直吸附在結構表面,由于瞬時的磁力,會導致傳感器受到沖擊,影響精度。正確的做法時使磁座傾斜一定角度靠近安裝表面完成安裝。
6.附加質量的影響
安裝到結構表面的傳感器必然會帶來附加質量的影響,特別是對小型、輕巧結構的振動測試,要注意傳感器及固定件的“額外”質量對被測結構原始振動的影響。
7.導線固定
傳感器安裝后,信號傳輸導線應固定,同時傳感器與導線的接頭應擰緊,測試過程中不能出現松動。
固定導線時,接頭處的導線應處于舒展狀態,不應拉緊受力。
導線固定有三個方面的好處,一,當傳感器松動,與被測結構松開時,不會直接摔到地上,損壞傳感器,因為有導線拉著。
二,不固定的傳輸導線在測量過程中發生晃動,會拍打被測結構,導致出現新的振源,這一點特別是模態測試時,需要特別注意。
三,傳輸導線出現彎曲,拉伸等可能會引起導體與屏蔽層之間局部電容或電荷的變化,引入噪聲。
8.其他方面
其他方面主要是考慮高溫、防潮和絕緣等問題。
戶外高溫天氣進行測量時,應考慮高溫對傳感器的影響。
對于室外需要隔夜測量時,應考慮傳感器的防潮問題,如用保鮮膜包裹傳感器。
應變測量時更需要考慮這些問題。
傳感器安裝的總原則:
傳感器的安裝位置應能體現結構的振動特性;
應該仔細地檢查安裝表面是否有污染和表面平滑,如有需要應加工使之平整;
使傳感器的測振方向和測量方向的偏差減到蕞小,否則將導致相當于橫向靈敏度所引起的誤差;安裝時,注意安裝手法;
盡量減少安裝工件帶來的影響;
安裝時安裝剛度應盡量大,這樣可用的頻帶會越寬
信號電纜應固定于結構表面;
安裝表面的狀態和安裝方式應在實驗記錄中進行記錄。
聲明:文字、圖片均來自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管理員刪除!